直到中国人来了,这些以勤劳建设著称的中国人来到这里,刀耕火种与猛兽拼死搏斗,用鲜血和汗水换来了一块块的屯垦区。
可是这些农庄却成为了土著和殖民者的眼中钉,肉中刺……或者不仅仅是威胁,更是一块块的肥肉,这才有了席卷婆罗洲北部的那一场局部战争。
华人的肯屯区,生产的都是欧洲人完全瞧不上眼的粮食稻米,都是利润最微薄的小生意,他们为什么这样做?
不是他们不懂做生意,他们也知道橡胶香料矿藏更赚钱,也知道建工厂进行深加工更能增加利润。
但是他们最终还是听从了肖乐天的命令,以最传统的农业经济开始扩张,一点点的蚕食东南亚的土地。
为什么会出台这样的战略,欧洲人不明就里,但是华族内部高管们都很清楚,肖乐天早就已经讲的很清楚了。
首先,这是中国人的天性,中国人天生就对饥饿有一种危机感,粮食这种东西有多少都不嫌多,饥荒已经成了中国人基因中的一种烙印,任何时候都要保证粮食安全,这是底线。
中国人可以放弃高利润,但是不能抛弃安全感,所以南洋的屯垦区明明放着更高利润的生意不做,却依然听从元首的命令,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