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钱就更别说了,北方特区里所有工厂的产品他都可以随便拿货,甚至有一部分五金厂就是庆三爷的产业。
大清国内所有高官显贵,想要点分销权都得走他的门路!
还有电报局,大清电报局虽然是新的一个机构,但是却是一个超级盈利的公司,从上海发一份十个字的电报到北京,就需要一枚银元。
成本呢?其实除了刚开始基础建设投资需要摊牌的成本外,剩下的成本基本为零!
一次投资百年收益,这买卖暴利啊!
富庆把大清电报局给管理的如同自家后花园一样,有了慈安的撑腰,这块蛋糕谁都抢不走!
钱够了,真的够了,现在的富庆部心思就是要变革,就是要青史留名,就是要做一番大大的事业!
在这巨变的时代,给满人留一口气,留一条出路!
1871年,同治十年,金秋九月六日!
这一天的上海可谓万人空巷,沿着黄浦江到处都是看热闹的洋人和清国百姓,人们伸长了脖子向远方眺望。
黄浦江上已经清理出了一条航道,今天任何船只都不敢占据主航道,所有人都焦急等待。
“难道说是万岁爷回来了?”人群中有人焦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