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腔热情的年轻将领争论,何况奚援疑出自高门,前途无量,是他立多少军功都比不了的。
“七千人,骑兵你都带走,留下一千步兵。”
奚援疑大喜,拱手告退,召集诸将,安排当晚的夜袭。
孟僧伦与数十名降卒同为向导,任务有二,一是进营之后招降,二是叫开城门,让官兵进城。
“叫开城门为重,那个鲍敦真肯听你的话?”奚援疑必须问个明白。
“回将军,鲍敦原是地方良民,并非反贼,只要官兵许以无罪,他必然开门相迎,我愿以项上头颅担保。”
奚援疑的确在东都见过汝南城的公文,众多百姓为一个姓鲍的地方豪杰请官,可朝廷自有规矩:平民必须得到荐举,才有可能封官,再多百姓的联名也比不上一位郡守寥寥数字的推荐。
“官兵来此只为平乱,进城休整两三日,就得旋师回京,汝南城仍由鲍敦守卫。管将军奉旨便宜行事,可以封他一个官儿,你也一样。有罪必罚,有功必赏,朝廷向来如此。”
“能得无罪之身,我就很满足了。”孟僧伦脸上露出明显的欢喜。
入夜之后,奚援疑频频派出斥候,听说叛军营地与平时一样灯火通明,他很高兴,向诸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