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方式,结构更加简单,区别就在于碳窑不需要火塘,窑身围成圆环型,从底部一直向上收窄。
底部八个方向各塞入一根粗木棍,等完成窑身后取出作为底部通风口。
窑壁上还有一块厘米长宽的可移动窑壁,几片薄木板当作隔条,方便从下方取出木炭,要用时候再填密缝隙即可,不然每次都要拆烂外壁,这样就不耐用了。
内部直径的碳窑一直向上收窄到一半大小,约有七八十厘米高,这就差不多够用了。
窑盖同样用纯粘土制作,中部留出碗大的引火洞。
从顶部窑口竖直放入跟窑身差不多等高的干燥的桦木木柴,排列放置得密密麻麻的,尽量不留空隙,一直填满碳窑。
顶上再放入一些枯枝败叶方便引火,盖上纯粘土制作的厚窑盖,用泥巴封严密。
窑盖中部通风口引火,让木材从上往下烧。
由于底部通风口的吸引,火焰一直往下燃烧,窑口很快就仅剩冒出的淡淡的烟雾以及焰火,这是木材中的挥发性成分被热量驱除。
通风口做得这么小是为了减少氧气进入,来进行缺氧闷烧,不然就直接烧成灰了。
所以说,在外面直接烧树是基本不可能获得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