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他的伴当和应弘说了什么,他就干脆的放弃了斗诗,认输之后虽然还在乙班里头读书,但经过这次教训后,似乎人性子沉稳了许多,读书也刻苦了些,一扫之前的轻浮之气,就连马督学也赞许应弘的策论做的大方切实。
而另外一位踩着应弘的脸面上位的薛蟠成为了咸安宫之中冉冉升起的希望之星,甚至比甲班之中那几位才华横溢的王爵更要引人注目,那一日在座的人纷纷把薛蟠的几首诗词歌都传了出去,一时间洛阳城内谁不知道薛蟠的大名?还起了一个绰号,唤作是:“薛三篇”!
这样的英雄人物,真真是到哪里都是挥斥方遒的,何况又从应弘手里抢了班首来,应该是时刻都要发光发出惊人之语的人,可同学们,包括博士教授们,似乎经常没有发现薛蟠的人影。
这是为什么?
鹿胜拿着几本书进了乙班,所有的人正襟危坐,朝着鹿胜弯腰鞠躬,“鹿师傅好。”
“诸位好,”他拿起了一副金丝眼镜,戴了起来,开始翻书准备授课,他主讲《孟子》还有《昭明文选》,算起来这两门都是极为富有哲理并且有文采的科目,鹿胜口才也甚好,说起课程来,不至于说是天花乱坠,但也很是鞭辟入里了,众人都在认真听讲,只有在最后角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