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变,这都是历代先贤的好榜样,难道本朝就可以脱离这些实际吗?这是不可能的事情。
大越太宗原本乃是太祖之弟,随着太祖秣马厉兵,打下这一番大好江山,封为蜀王,奈何太祖本性阴戾,十分多疑,昔日定鼎中原后,就大肆屠杀功臣,只是还没来得及把视线转向这些手足同胞们,太宗就已经知道这飞鸟尽走狗烹的道理,先称病不朝,后来又一概缴械了军政大权,每日只是在京畿左近耕作养花读书,聊以自娱,绝不结交任何朝臣和军队将领,以表自己绝没有任何夺权之心,更是对着太祖所立的太子十分赞扬,并且对着太子行君臣之礼,谦卑到了如此,太祖还是不愿意轻易放过太宗,特别是太祖中宫,妖后平氏,几次三番中伤太宗:“陛下春秋鼎盛,自然不担心压服蜀王,可万一陛下龙御上宾,诸子年幼,如何能够抵抗蜀王?”
于是太祖寻了许多由头,将太宗的王爵一降再降,又将他迁出洛阳,发配到山西上党,命有司严加看管,出京之时,大家都为太宗不平,太宗倒是洒脱,并且十分快速的收拾好了行礼,乖乖的出京去了。
后来太祖驾崩,妖后平氏弄权,意图颠覆大越天下,太子即天子位,但过于懦弱仁善,权柄尽数被平氏夺走,太子无法,只好听从一干老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