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北犯之大势。纯阳方面虽仍有骚动,但也被夏渊以各种理由与许诺给生生安抚了下去,半推半就地接过了封旗。
南马北奔,北兽南走。
信鸽漫天,飞禽蔽日。
瀛水千帆争流,各路万人汹涌。
披坚携刃兵马,拖家带口小民。
短短数日,襄阳、渔阳、咸阳、洛阳四城,累计百十万兵马,数万军将武官相继出走,随大道流入岳阳城。与此同时,临时驻扎在岳阳四周城镇的近百脉纯阳分支,数十万弟子,陆续倾巢而出。化散为整,兵分四路,南西北中,中路万余人入岳阳,立“正道旗”于纯阳旧址。其余三路,南西北各数万人,分流襄阳、咸阳、渔阳三城,临时接替城中守备维稳要职,撤换城头帅旗,立一字“渊”。
但,数万人统领一城,实在是太勉强。
由于交接仓促,而且治安人手严重不足,襄阳、渔阳、咸阳三城的原著豪门院府都纷纷出现了抵抗情绪。
毕竟换帅容易换将难呀…
往日无官府无朝廷的南域诸郡之所以能安生,那都是因为江湖庙堂各方势力间有默契存在,江湖即官府,庇护一方水土,谁也乱来不得。然而,现在局势巨变,夏渊一声不吭就突然空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