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好像臣和幸福村的村民一样,当初陛下把幸福村的土地划成了臣的职田,按例,幸福村的村民,就应该是臣的佃户,但是臣没有这么做,而是用一种合作的方式与他们共处,避免了形成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
这种合作共处,会起到很多意想不到的效果,同样是那么多地,如果每个村民把这些地当做自家的地种,跟他们把这些地当作别家的地来种,收成是完全不一样的。
这也是为什么,我幸福村出来的人,做事的效率都比一般的人都高的原因,因为他们是在帮自己干活,赚的多,他们分的多。”
在后世,民国,到建国初,再到开放以后,底层百姓的农耕关系实现了三级跳,民国的时候,底层百姓们大多给地主老财种地,通常是越种越穷,因为产出东西多了,是地主的,产出的少了,地主还是要那么多,小老百姓永远只能肋紧裤腰带过日子,肋的住就活,肋不住就卖儿卖女,甚至直接饿死,这就跟这个时期农户给世家地主种地一样,世家子只会给他们勉强保持生存的东西,他们永远都看不到过上好日子的希望。
建国初,太祖发动大家搞集体,整大锅饭,情况比民国的时候好一点,但,搞集体,只是把大家创造出来的财富给国家了,国家成了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