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椰菜种植有一定的难度,以这个时期的种植条件,孙享福也只有亲自出手,才能保证成活,因为它对气温的适应范围较窄,夏季高温,以及花期大量降雨,都可能导致花椰菜颗粒无收。
而且,它的后续育种有难点,因为它属于十字花科常自花授粉作物,自交衰退现象会极为严重。在原产地,它依靠群体杂合性来保持稳定,而在引进地,要创造这种杂合性却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而且,理论很复杂,不是农门这些小家伙现在搞的懂的。
在后世,从十九世纪引进,到二十世纪下页,它都是西餐厅才能食用到的高价蔬菜。建国以后,我国农业科学家,通过了长期的努力,才将其品种改良,使其种植的范围和产量大幅提升,最终普及到全民。
这个研究的成果意义重大,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的二等奖,有了花椰菜食用的国内老百姓,生病的几率会降低很多,放在这个时代的话,效果那是非常明显的。
改良花椰菜品种的理论知识孙享福在大学的时候就基本学过,可以现在的科技水平,不能满足他做改良实验,那么,就注定了这种蔬菜,目前只能是一种种植起来难,产量不高的稀有蔬菜,倒是和十九到二十世纪的情况差不多。
听孙享福这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