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其他小说 > 大唐农圣 > 第358章 今年科举不授官
萧瑀果然是实干家,一大把年纪了,干起事来还雷厉风行,不过,孙享福看到他所列出来的第一条建议,就眉头一皱,大摇其头。

    “萧相,既然朝廷诸多大臣都不在京,这个什么行卷制度,您觉得还有保留的必要?下官以为,让这些读书人在入仕之前,就各投门墙,形成派系,对国家是不利的。”

    隋朝的科考有个很操蛋的制度,就是参考之人,必须给在朝大臣投卷,只有得到了大臣推荐的读书人,才能参加考试。

    这个制度在当时的好处就是,能够保证参考者有一定的文学水平,毕竟,隋朝时期的科举,可不像宋明清时期,是一级一级的考上去的,而更像是在汉朝举孝廉的制度上加了文学考试这一关。

    朝廷的大臣接受考生行卷,给了考生推荐,就相当于是给这个考生做担保人,在行为品德上,这个担保人可以对考生有一定约束,即便是考生通过考试做了官也一样,担保人与被担保人之间,有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关系。

    在孙享福看来,这就是一个滋生官场派系的温床,可偏偏有这么大漏洞的制度,在当时就形成了,这也是为什么,五姓七家能够把持隋朝朝堂的原因之一。

    读书人较多的世家门阀,中奖几率本就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