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你来找我,无非就是想要问我,还能够记住多少属下的人的姓名,让王家的人,少受罪,快速的帮你化解定襄城的潜在危机。”
来自于后世的孙享福,当然与这个时代的人有一种不同的世界观,这是作为一个后世人从小潜移默化到骨子里的东西,当然,不是专门跳到很高的高度去分析,是不可能看出孙享福与别人这种微小的差异的,这也说明,王浩,把孙享福分析的很透彻,甚至看到了他的性格根本上,比和孙享福一起生活了许多年的虞秀儿都还了解他。
“你既然知道我要问你什么,那你准备好怎么回答我了吗?”
“如果正明兄带了纸笔过来,我很愿意帮你写一封信,一封比王氏家主令还有用的信,这封信,能够帮你快速的,将我属下一大部分人找到。
另外一部分人,我只能说尽力,因为我昨晚说的话没有骗你,一个人能够记住几百人的姓名,身份,已经很难得,即便是我专门经营了这么多年,也最多只能记住一两千人,还有很多人,我是真的忘了,在许多年没有收到我的命令的情况下,我不确定他们还听命于我,或者,尚在人世。
对了,在大唐,选择效忠一个人,好像并不犯什么法,因为,他们没有做什么实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