础建设数量,人口增长数量,田亩增长数量,富户,上户,中户,贫户的同比,环比数量等等,各个方面,对一个主政官员,进行全方位的评比考核,而且,还要给每个主政官员设定施政预期目标。
比如,一个县有五百贫困户,每年必须要做到减少一成,才算合格,减少两成,才算优良,减少三成,算上佳,中户,上户,同样如此,除非所有百姓到达到富户的程度,并且一直保持,这种脱贫指数的计入,才报废。
这还只是其中的收入一项,别的所有项目,都有类似的考评。
这一套体系,确实能起到鞭策地方官员励精图治的作用,但有些太过理想化了,除非是非常有能力的官员,才有可能在这套考核体系中获得上佳的考评,而且,这个官员,肯定会非常忙,非常累,因为,要顾忌的方面太多了。
没有那一个当官的,是真正的俯下身子来给百姓当牛做马的,即便是孙享福这种看不得别人受苦的后世人,也只会在自己能力允许的情况下,尽量的帮助百姓过上富裕的生活,像民学课,虽然对百姓有利,但孙享福每天也就讲一个时辰左右,不会把自己搞的太累了。
还有九垸县这种情况,他能快速的发展起来,是因为它本身具备得天独厚的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