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来看,从最初每天盈利一两千贯,到现在的每天盈利四五千贯,平均下来,九垸县各个产业的月盈利在八万贯以上,半年累积下来,就是四十多万贯,就算除去福利项目上十几万贯的开支,也还剩下二三十万贯呢!
这还只是商会对外销售产品的盈算,百姓们向商会出售的原材料,以及在商会做工拿的工资,根本没有计算在内,如果再加上之前三年多累积下来的家底,每户不说多,两百多贯的存款还是有的。
花十贯八贯,购买一辆农具厂生产的铁轴承板车,一号垸田的百姓一点压力也没有。
再花个十贯八贯,购买一条本地船厂打造的上好的乌篷船,也都是各家的标配。
至于这种百来贯才能购买到的割稻车,不是家家都买,但是一个村,至少也有三五十辆了,十户八户,共用一辆,在双抢时期,能够省下很多的劳动力,之后,再出了其它新式的大件农具时候,那些没有买割稻车的百姓家庭,就会出钱去买,基本能保证所有的农活,都能在最高效的农具的效率加成下,快速的完成。
“你这样让他们用最好的农具,是想让他们多种点地?”
“那倒不是,是想让他们种地的时候更加轻松些,能省下更多的时间,去做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