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自己修建的垸田,房屋,分配和卖给他们,让他们以一定的劳动力或者粮食,来抵偿,然之后,貌似,粮食又回到了朝廷的手中,而且,九垸县就这么建起来了,朝廷,从头到尾,貌似只出了一些粮食和筑垸工具作为初始成本,最后还收回来绝大多数,最终得了一个修建好了的九垸县,安置下了三万户百姓,为朝廷持续贡献税收。
现在,他手上有粮,以郢州积攒下来的财力,弄些修筑垸田的工具,也不难,甚至,比当初孙享福组织修建九垸县的时候,条件要好的多,因为,他有十五万户百姓可以用,已经筑好垸田的三个县,可以为他提供数以万计的耕牛,板车等等,能够加快修建速度,减轻劳动损耗的支援,筑垸工程的各种技巧,经过这么多年的摸索,也已经比当初成熟,先进了好多。
而大唐现在有一个人口超过五百万,却因为战乱,没有稳定耕种,而白白消耗粮食的耽摩道,此前,朝廷往中原迁劳动力,为必不是想解决这个负担,自己,是不是可以上书,主动为朝廷分忧,效仿九垸县最初的那个模式,把耽摩道的那些人口,当灾民一样,安置在郢州几县?毕竟,那几县,地盘虽然有,但人口就九千户,根本满足不了垸田修筑好了之后,大面积的新增田地的种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