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亥清楚子婴的想法,在这个时代,实质上不管是君臣也好,父子也罢,本质上都是一种物质利益关系。
只有赏罚权柄在手,他才能保证皇帝的绝对的至高无上。
可以说是,陈平之策。若是没有强大的法制监管,商贾之流必将会趁机做大,到时候别说是地方官吏,那怕是胡亥都会受到影响。
正因为如此,左相子婴才会拼命反对。他绝不能眼睁睁看着,皇权受到商贾威胁的念头滋生。
……
就在此刻,尉缭幽幽一叹:“民,夺之则怒予之则喜,民情固然。”
……
胡亥愣怔之余,心头念头闪烁。他清楚尉缭这是在隐晦的告诉他,好利是人固有的本性。
因此,控制经济和利益分配就成为治国的基础。只有牢牢扼住人们的经济命脉和财富的得失予夺,才能真正控制社会政治局面。
尉缭这一番话,意在反对陈平的士农工商策。
……
“国蓄有云:予之在君,夺之在君,贫之在君,富之在君”,才能使“民之戴上如日月,亲君若父母。”
“同样揆度也言:夫富能夺,贫能予,乃可以为天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