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到正厅,胡亥与尉缭一案对坐。两个人在灯下咫尺,促膝相谈,一直到第二天天亮,犹自意兴未尽。
在这段时间中,尉缭又详述了第二场奇袭战,目标便是魏国。因为只有夺取河东郡,才能确保函谷关锁关中不失!
胡亥听得极为认真,却很少插话,更没有点头摇头之类的表示。因为他清楚,在战争之上,尉缭远比自己熟悉。
“此两战爆发,需要多少兵力?”这是胡亥的最后一问。
尉缭知道胡亥的担心所在,沉吟了片刻,道:“两场奔袭战,臣当亲自为将,只需两万步兵锐士即可。”
“新军三万铁骑,分驻武关、大散关,只做相机策应。至于山东列国,臣以为只要齐地乱起,必然会自顾不暇,短时间内决然无力觊觎我大秦帝国。”
胡亥一阵大笑,一字一顿,道:“有国尉此策,大秦帝国必将东出函谷关,进而席卷天下!”
“陛下过赞,老臣不过忠于职守!”尉缭深深一躬,一脸淡然。
心头滚动,胡亥眼底掠过一抹精光:“国尉是鬼谷门人么?”
尉缭肃然一震:“陛下何出此言?”
迎着尉缭探寻的目光,胡亥幽幽一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