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秦二世继位以来,第一次展开大朝会,采用录写书吏与史官。在大秦帝国的历史上,只有决定着大秦帝国未来的朝会,才会有史官存在。
正因为这件事事关重大,只至于殿中一时默然,三公九卿们似乎都没有先发之意。一时间,只有粗浅不一的呼吸声。
“以老夫之见,还是先听上将军说法。”皱着眉头苦思的子婴说话了。
他清楚大殿之上,一片沉默。等同于将秦帝胡亥晾在了台上,作为大秦帝国左相,在这个时候,必须要开口解围。
王贲目光闪烁了一下:“从函谷关赶来,我还没缓过心劲。对于大秦帝国当下处境一知半解,宜先听听列位高见。”
风尘仆仆的王贲笑了笑,面容之上显得疲惫,面色黝黑消瘦。由于连夜赶来,就连声音都有些沙哑了。
胡亥看到这一幕,不禁幽幽一叹,当年他也见过王贲,其厚重劲健的勃勃雄风有目共睹。
王贲与蒙恬,可以说是大秦帝国承前启后的栋梁之才,是当年始皇帝的左右臂膀。
当年的胡亥,见识过王贲破国灭城,风头一时无两。以一己之力,盖压大秦帝国年轻一辈,就算是当时的蒙恬都不能与之争锋。
若不是其父王翦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