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及李必的话,胡亥心头大喜。他清楚老秦人好斗,勇于战斗。武将辈出,却极少有治国理政的大才。
这一点从大秦帝国的历史上,就可以看出来。从秦国到大秦帝国,漫长的六百载岁月中,无论是百里奚,还是商鞅,张仪,范雎,吕不韦,李斯……
几乎可见的每一个叫的上名字的文官,都是山东士子。由此可见,老秦人对于文化的缺失。
当大秦帝国兼并六国,统一天下以来,始皇帝也察觉到了这一点,他向诸子百家低头,诸子百家却贪得无厌。
……
胡亥心头清楚,这便是大秦帝国一直以来只要无衣不要蒹葭的国策导致的,绝对不是一时半会可以改变。
从一开始,他就思考过这个问题。如今李必告诉他,有一个治国理政大才,胡亥自然是狂喜。
甚至于远比得到一员大将,更为欢喜。因为胡亥清楚的知道,左相子婴的治国理政才能并不高,只不过他无人可用。
故而,只能以子婴来充当丞相,开府理政。如今李必有一个大才举荐,自然是引起了胡亥的兴趣。
胡亥对于李必虽不怎么了解,但是他相信老秦人绝不是虚言之人,一想到这里,顿时大喜过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