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不年轻,不年轻,人到中年。何先生要是喜欢这酒,那就多喝。”
“说年轻有为是恰当的。”李超人在旁边先是朝着李和碰杯,然后杯子又周边绕一圈,笑着道,“李先生的大格局让我们深受震撼。”
“客气,客气。”李和同李超人碰完杯,又朝旁边的李兆基笑着道,“你我三位同属本家,随意,随意。”
“那我们这些外姓人是不是要回避一下?”一个清瘦的高个老头这个时候也从旁边过来加入了谈话。
“招待不周,邵先生。”李和同眼前的人握了下手,这是他进门之后,于德华带着做第三个介绍的。如果是无名小卒,李和听听也就忘了,可是眼前这个人太有名,他没法子忘。
楼主邵逸夫!
生意场上极其“吝啬”的邵逸夫,在做教育慈善时,却一掷千金。
八十年代以后,邵逸夫以“奔跑”的速度在内地源源不断地援建教学楼、图书馆、科技馆……
有人可能不知道邵逸夫的长相与生平,但不可能没有听过“逸夫小学”、“逸夫楼”。
来自五湖四海的中国学子都能找到一个共同话题,那就是在他们就读的小学、中学、大学,都有一座“逸夫楼”。通过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