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此之外,就再也没有了。
在等待这些药玉冷却的过程中,李安让工匠们继续往高炉里加材料,再炼一炉药玉,以增加产量。
“李侍郎,药玉在大唐那可是稀罕物品啊!若是卖出去肯定是供不应求,一个高炉只怕不够,是不是?”
工匠说的是实话,长安城有钱人非常多,对药玉的需求,必然也是十分巨大的,而紧靠一个高炉,日夜不停的制造,根本就满足不了市场的需求,尤其是这些工匠看到李安制造的药玉镜子之后,更是觉得这个东西会在整个大唐畅销。
当然,工匠也是有私心的,多建几个高炉,他们的活儿就更多了,能挣到的工钱当然也就更多了。
“那好,在这里再造九座高炉,将产量提高十倍。”
李安豪气的下令道,他要增加药玉的产能,不仅仅是为了多挣钱,而是有很多计划,确实非常需要药玉,比如府邸有那么多窗户,换成药玉多明亮,但需求量很大。
另外,火车车厢的制造和改进也在紧张进行之中,火车车厢的丝绸,实在是太单薄了,做窗帘还行,但做窗户就不行了,日后,新造的车厢,肯定是要用药玉做车厢的,另外,马车的车窗也可以用药玉代替,以让乘坐马车之人,可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