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钊在一旁气愤的斥道。
“杨太府,刺客都是吐蕃人,估计是吐蕃人想复国了。”
一名大臣回答道。
“吐蕃人想复国,真是痴心妄想,陛下英明神武,岂会让他们得逞。”
杨钊在任何地方都不忘拍马屁。
李林甫蹙了蹙眉头,看向杨钊和众大臣,嘴角抽了一下,疑惑道:“吐蕃人试先在桥下埋伏,并巧妙的放过开道的火车,准确的将陛下的专列掀翻,这是蓄谋已久啊!可这些吐蕃人如何得知陛下的行踪的。”
“右相高明,陛下的行踪都是机密,吐蕃人不可能提前知晓,并做好万全的准备,一定是有人给吐蕃刺客通风报信,这才让他们有机会提前做好万全的准备,宫中一定有内鬼啊!”
杨钊立马反应过来,并拍了李林甫的马屁。
“是啊!右相一语惊醒梦中人啊!宫中一定有人提前走露了陛下的行踪。”
“是啊!是啊!宫中居然有奸细。”
所有大臣都惊呆了,他们一时忙着讨论遇刺事件,居然忽略了这么重要的细节,而此时,他们也终于明白,这一次行刺,不是简单的吐蕃贵族想要复国,大唐内部也有人不忠,与吐蕃贵族合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