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是否有不轨的行动。
因为皇帝早晚都是要老死的,太子才是帝国真正的希望,所以,若是皇帝把所有的政务都交给太子,就等于告诉群臣,太子将来一定会继承大位,如此,很多大臣为了能够在新帝上位之后获得好处,肯定会提前过来表达忠心,让自己成为太子党的人,如此,老皇帝一死,这些太子党的人,就能够成为帝国最重要的骨干了。
若是朝廷大批量的大臣,都过早的去向太子表忠心,则必然有架空皇帝的趋势,对皇帝的地位非常不利,万一太子等不及了,最忠心的死党可能会策划弑君夺位,如此,皇帝岂不就要惨了,战国时期赵武灵王的例子摆在那里,皇帝不得不重视。
所以,为了防止朝廷的大臣一边倒的支持太子,对自己的统治构成威胁,李隆基在培养太子的同时,也在培养另外的替补人选,随时能够替换太子,这样可以分散大臣的关注度,让大臣搞不清皇帝到底要干什么,是不是要废掉现有太子,把替补的人员扶上去,若是如此,他们若成为太子党,那下场就老惨了,很有可能就会死路一条。
因为搞不清皇帝的意图,搞不清大唐帝国下一任的皇帝是谁,如此,很多大臣都会选择观望,也就是继续一心一意的效忠现有的老皇帝,而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