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火浣之布,浣之必投于火,布则火色,垢则布色,出火而振之,皓然疑乎雪。”在这本古书的记载里,周穆王得到西戎所献火浣布,并对其用火洗涤的特性作了描述。
周书曰:西域献火浣布,昆吾氏献切玉刀。火浣布污,烧之则洁,刀切玉如脂。”原来西戎与西周毗邻且交往频繁,于是他们就把火浣布拿来送给周王以求交好,也可以算得上是一种贸易。
到了汉代,也有大量文字对火浣布进行了记载。《西京杂记》卷一记载,“武帝时,西域献吉光裘,入水不濡。上时服此裘以听朝。”这个入水不湿的吉光裘,即是火浣布加工做成。
到了东汉时期,火浣布不仅产自西域,还产自西南夷。《后汉书?西域传》载,大秦国“作黄金涂、火浣布。”《后汉书?西南夷列传》载:“又其火毣,驯禽封兽之赋,軨积于内府。”
东汉中后期西域所献火浣布,相传曾为专权的外戚大将军梁冀所得。《傅子》曰:“长老说汉桓时,梁冀作火浣布单衣,会宾客,行酒公卿朝臣前,佯争酒失杯而污之,冀伪怒,解衣而烧之,布得火,烨然如炽,如烧凡布,垢尽火灭,粲然洁白,如水澣。”也就是梁冀在宴会上故意表演火烧单衣的把戏,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多年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