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科幻小说 > 盛唐不遗憾 > 第一千一百五十三章
干什么。”

    李安笑了笑,没有继续说下去,不过,烽火台的情况,李安还是很清楚的,按照后世对文献材料的记载,长城沿线烽燧数量众多且一直延伸到长城以外很远的地方。

    按烽燧配置的位置和功能,可以分为四组:设在大漠深处的烽火台是发出警讯的最前线,沿长城两侧设置的烽火台向沿线传递情报,由长城通往京师的系列烽火台与王朝中央联系,还有一组烽火台与长城所在地附近的地方政府和驻军联系。

    之前的历史文献丢失的比较多,就以大明朝的制度来举例,比如举一烟鸣一炮表示来敌一百人左右;举二烟鸣二炮,来敌五百人左右;一千人以上举三烟鸣三炮,在五十千米的长城沿线上,共发现烽火台八十余座,间隔距离平均约三千米,最远的不超过五千米。

    大明朝拥有大量的火炮,所以,除了放烟雾之外,还会用鸣炮的方式来传递情报,在大明朝之前的朝代,肯定就不是这种情况了,在没有炮的情况下,就只能采取白天放烟,晚上点火的办法了。

    其实烽火台的建筑早于长城,是一种比长城出现还要早的防御建筑,但自长城出现后,长城沿线的烽火台便与长城密切结为一体,成为长城防御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有的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