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行要整倒那个棒槌,否则他会砸了我的饭碗!”
是的那个时候就会出现这类质疑争吵。
所以这个时候陈执中上台背锅,是全体士大夫以及皇帝意志。这个期间各方大佬都在等,皇帝也在观察,看谁的风头最大,谁最出色。那么谁就是未来宰相人选。
时机适合的时候新的宰相要上位,那么陈执中当然就滚蛋了。
有个好处是,让没威望没能力还没有戾气的陈执中滚蛋非常容易。真是不恰当换个有能力的宰相上去,想罢相的时候,也是后遗症较大的。所以这又是老陈会上台的理由。
这类过度政府不论古代还是现代列子都非常多。这也没什么义气不义气的说法,这就是政治。
总体上大宋其实就这么几个宰相,张方平富弼文彦博韩琦加上那个欧阳修,这个期间就是他们展现自己、说服别人的时候。
包拯么就算了,这家伙他根本就不适合相位,就算适合,整庞籍事件会把赵祯的最后一丝耐心耗尽。估计他的御史中丞此番也做到头了,最终开封府才是他的位置。
此番犯错的开封府知府应该也会和庞籍一起被撸,那不代表开封府真的错了,应该是赵祯帮老包腾挪个位置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