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理解,倒是那个司马光问题不小。朕早就说了,他们这些人一个比一个像孩子。”
对这种蛋疼事,皇帝越想越不省心。真对那个司马光有些无奈了。
所谓的趋势和下意识就是这么来的。
早前因司马光诸多出格,已经让皇帝对他不满。加之张方平恼火于司马光于早前的岭南战略上的不配合态度,于是找到机会就说司马光的坏话,于是在皇帝这里就有了“司马光混不成”的趋势。
有这个趋势在,那么现在都不需要去理论他们谁说的有道理,就算赵祯想一碗水抬平,却已经在下意识里就偏向了王雱。
“不知道天高地厚的蠢货,司马光做官也久了,他们怎么还是那么蠢。”赵祯恨铁不成钢的说着,想了想又好奇的道:“对了,小孩的话本故事里,说了些什么。”
老太监尴尬了起来,说道:“陛下英明,您刚刚都已经说了。王雱的观点和您差不多,他就是比较无脑的在小说中暗示司马光是个不知天高地厚的蠢货。”
赵祯一听就来了兴趣,笑道:“既是所见略同,呈上来,朕还要读一读。”
“您恐怕……不会爱看这种无脑文的。”老太监担心的道。
越这么说赵祯越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