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么工期,会年复一年的修下去永无进度,因为修好的部分会在雨季塌掉一些,两千人就只够修补,绝对没有进度。如同逆水行舟一样的道理。
但现在从近处看全然不是那么一回事。王雱工地上最大一点不同是多了无数的古怪器械,大型中型小型都有,就算是用于铲土的铲子,也是经过了改良的,看起来非常方便且质量过硬。
从地沟里产出来的渣土无需用人力背出,而是在庞大的工地上有一共三架超级大的“兀”字形滑吊,看起来采用桥梁的构造,以上好的硬木造的非常结实,通过技术手段调整大型吊的位置和跨度,然后大滑吊的中间、通过绳索连接的吊篮可以直接落在需要的地点,一群工人快速铲土装满大型吊篮后,那以往需要上百人多次往返背出去的土方,只需五至七个工人拉动绳索操作,就能把土方有效的挪动出去。
简直了,不来不知道,来了惊掉下巴。种鄂实在无法想象,这看似原理不算复杂的东西为何以往没有,在王雱的手里却有了?而且的确是这个时代的工建神 器,仅仅这个大器械的运用,多的不敢讲,在筑城经验最丰富的种鄂看来,直接可以把整个筑城群体的用工数量降低一倍。
现在,种鄂李参的心思 只能用震惊来形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