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好处是,战争素质的差距,可以用纪律和士气弥补。
技战术上的差距,可以用将会很快部署的燧发枪等装备弥补。
兵力数量的差距,可以用统帅的“有效指挥”来弥补。
于是看得见的往后,鹿死谁手还未可知。理论上算得上一场势均力敌的较量。
富弼他们的担忧有些道理,一但势均力敌就变为了国力和时间的拉锯,在大宋遭灾,又有辽国此不稳定因素存在的情况下,的确很不利。
但这一战王雱一定想打,因为已经不会输了。
从战术层面,势均力敌的战斗不划算打,但从战略层面,不会输的情况下打完这战后,大宋就真正拥有了一直成建制的精锐。
一个厢编制的两万精锐,这样的力量已经可以在关键时刻抗住辽国。所以这是积累,是大宋的军事战略。
要想功成名就没有秘诀,要流血流汗。
河潢战场,就是大宋新军的最后试炼场,一但从这里毕业,这只志愿军就是大宋第一只成建制铁军的醒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