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罗爹道:“不打马虎。最早时候您下达研发海军护卫舰指示时,沈括大人给了相关的支持和建议,说要装载蒸汽机,做到效费比平衡。但我们相关人组团进登州,在知州衙门大力支持下搭建了造船厂,进入设计阶段时却遇到了一些难题。”
到此王雱来了兴趣道:“仔细说给我听。”
老罗爹接着道:“当时最大的难题是没有铁路,登州不是北京,我们所需要的许多大型高端设备运不过来,这边临时召集培训的造船工人虽有师傅带领,但技术底蕴不够,于是我和船舶所几个同事讨论后认为:沈括大人要求设计二千五百吨的护卫舰不切实际,不是不能做到,而是要等设备、等更多的熟练工人,如此就要误了您指示的工期。在当时登州的现有条件下,我们研究后一致认为,最稳妥的办法是退两步,设计更加容易的一千五百吨级。”
“但这样一来空间和体量有限,不适合选装蒸汽机,不适合携带大量能量密度低的煤炭进行远洋。于是我们再次修改方案,放弃了蒸汽机选装,该而订购了内燃机厂的汽油机。”
“汽油机现在不够成熟稳定,但不论再差推重比也大幅优于蒸汽机。最大优势在于燃料能量密度,所以现在的第一代护卫舰可以以一千五百吨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