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晚不出门,偏偏上午跟着曾嘉黎起哄去买年货,买的尽是些没用的东西。
走到城隍庙,已是下午时分,很多人都准备回家做年夜饭了,怀瑾凭着记忆,寻找十七年前的那个角落。
十七年前的冬天,自己穿着身捡来的男孩子衣服,一路靠扒火车、徒步,逃到了上海,就在这城隍庙,有个卖糖炒栗子的摊子,摊子旁有个角落,勉强可以感受到炉火的温度,她便整日在那里呆着,靠那点温度取暖,糖炒栗子很香,她却吃不到,每天靠别人施舍的一两个铜板买点圧饿又廉价的窝头或是烤红薯,她很想吃糖炒栗子,但对于那时的她来说太过奢侈,好几个窝头的钱才能买到一包栗子,而好几个窝头,就可以支撑她好几天。
十七年了,这里的布局变了不少,当年的糖炒栗子摊已经不见了,怀瑾四处看了看,叹了口气,又一辆电车驶过,在街对面停下,车上走下几个年轻的女子,走在前面的那个,穿件墨绿色的掐腰大衣,带着顶同色的绒线帽子,趁得皮肤皎白通透,玉雨梨花一般。
那边也一眼瞧见了街对面高挑端秀的怀瑾,好似人群中一道亮丽的风景,让人不觉驻足观赏。
先前满腹淡淡的遗憾在见到她的一瞬间全都烟消云散,董知瑜微微笑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