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文淑说到这里,从贴身的口袋里拿出一封信来,“我这里有一份名单,他们都是潜伏在文化界的赤空主义战士或者是有意投靠赤空的左倾文人,《咏梅》公开征稿后,他们会积极投稿,你要想办法让他们的文章和诗歌占据杂志的大部分版面。”
董知瑜接过名单,展开细细看着,竟有些她所熟悉的,活跃在文坛上的人物,“我可以决定用谁的稿件,但他们的作品也不能够有明显的左倾痕迹,就是说,我们宁愿在杂志上刊登一些烹饪刺绣之类的实惠而中立的内容,也要避免激进的言论。”
“你这样说就表示你的思路对了,果真是个聪慧成熟的女娃娃,”邓文淑微微笑了起来,“不能让敌人怀疑你,如果将《咏梅》办成一份中立的刊物,我们也就成功了!放心,他们的投稿会很小心,写一写传统民俗,写一写对自由的向往,或者就是写一写烧菜、刺绣,潜移默化中巩固人们对韬国文化的认可嘛。”邓文淑笑了起来。
“这些都没问题。”董知瑜将信纸放在案桌上的油灯里点着。
“哎?怎么这就烧了?”
“放心吧邓书记,这份名单里的每个人我都在心里记下了。”
这晚董知瑜很晚才得以回去,巷子里静得很,大家都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