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心思,怕是明年春闱就没戏了。
在阳春三月,暖暖的日子里,清澈的河水悠悠流过,和风吹拂。白鹿书院一草一木,一缕清风一抹流云,都笼罩在浓浓的书香气息中,一株株银杏、青竹与古槐,也散发着淡淡的幽静之美。不少文人雅客,甚至是中原商人,都喜欢到书院游玩。听松涛阵阵,看竹影摇摇,仿佛能感受到那千年的沧桑巨变。
那份闲暇与清幽显然是与苏瞻无关的,走过古朴的书院南门,径直来到杜林茱的小院。虽说苏瞻才思敏捷,博览群书,但从童试到乡试,书义一科都是他的弱项。杜林茱对这个关门弟子可是非常用心,为此找来了往年乡试与会试的书义题目,这段时间苏瞻差点没淹死在四书海洋中。
申时初,经过一个时辰的努力,今天的书义终于写完。杜林茱仔细检查一番,轻抚胡须,苍老的面容多了几分欣慰的笑容,“嗯,今天这份书义写的不错,除了束股还有些瑕疵,其他倒是还算完善。”
对这位学生,杜林茱还是非常满意的,也就三天时间,书义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心里高兴,杜林茱对苏瞻也和善了许多,“虽说经义与试帖诗乃是你的强项,判论也是不差,不过经义还是要多温习几遍。”
【明朝科举,共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