匠们来说,就是巨大的宝贝。
几十年过去,当年承建宝船的工匠大多数都已经成了一抔黄土,不过好在有些人还活着。苏瞻庆幸自己开海的时间还不算太晚,如果再晚上三十年,等最后一批老工匠进了土,到那时候,就算拿着图纸,估计也很难造出宝船来了。
宝船,是一个庞大的工程,不是看看图纸就能弄明白的,有一批老船工掌控着,能少走许多的弯路。
苏瞻不懂造船,所以聪明的选择了不干预,他将一批火器司工匠集中起来,研究着另一件事情,那就是火炮。大明朝有火炮,而且火炮以及火铳还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早年间跟蒙古人作战,火器便立下了汗马功劳。
可近百年过去后,由于天下承平已久,火器失去了用武之处,朝廷自然也不再重视火器研究,这也导致了火器方面没什么进展。苏瞻很清楚,皇家舰队能不能纵横大海,火器至关重要,与其让火器司的人荒废着,不如让他们来替海运司做事情。
在苏瞻的支持下,皇家海运司建立了自己的兵仗局,暂时分为火器司以及船舶司。在火器研究方面,其实最有才华的人大多数都集中在工部,但是想在工部挖人,难如登天啊。兵仗局就不一样了,归内廷管辖,只需要朱厚照一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