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气壮的反驳道“我修易京楼,正是为了匡扶汉室,兵书上说,百楼不破,我盖起易京楼,在里面一呆,养精蓄锐,坐观成败,那些诸侯就让他们打去吧,等他们打的差不多了,打的累了,我再率领精锐之师击他们的疲惫之师,焉能不胜?”
文武左右,纷纷摇头,自古以来,哪里有凭借一座高楼,就能争霸天下的?这不是胡扯吗?
只有兵强马壮,百姓康泰,方能立于不败之地,再雄威的高楼,也比不上军民其心,众志成城。
光为了修筑易京楼,公孙瓒不顾百姓的疾苦,大肆增加苛捐杂税,搞的百姓苦不堪言,好不容易易京楼完工,公孙瓒又不理政事,整日待在易京楼里面,身边的文武想见他一面,都很难。
不管是谁,只要有事求见,先在城下喊上几声,嗓门要是小了,上面根本听不到,上面传话的侍女听到喊声,会用绳子放下一个小筐,让文武把所奏之事写在书简上用小筐递到上面,然后转交给公孙瓒审阅。
后来,公孙瓒嫌麻烦,传出一道命令,只能初一和十五这两日的辰时才能奏事,其他时间,一律不准。
一开始,奏事的人还挺多,一来二去,奏事的越来越少。
太费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