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帝至小甚无安全,文武百姓皆有防备,宦官有待无恐,只待风吹草动,立马下手,忠良多遭不测。
曹操每日一奏,黄门必先观之,再呈灵帝,灵帝心情若好,便叫黄门太监读之,心情不好丢在一旁,众臣奏折多泥沉大海,毫无作用。
曹操思考如能见得灵帝一面,当道明厉害关系,宦官弄权,百姓难活,天下危矣。
曹操已不是少年心性,经历权斗,已有所悟,攻语为下,攻心为上,此乃上策,曹操上写了一奏,为大将军窦武,太傅陈蕃平反,看似无奇,其中大妙。
曹操奏折所讲,窦武,陈蕃皆大能,忠良之辈,灵帝时值年少,被宦官所持,二人皆为除奸以正朝纲,皇舅,帝师皆敢杀之,还有何事不敢,如灵帝尚不糊涂,自知宦官之患,为忠良平反,启用忠臣,宦官得知灵帝态度,便不敢过份张扬,至于处置阉宦,曹操还不至于如此天真。
东汉末上朝,卯时而出,5点多钟出门,7点钟都要到未央殿集合,文武百官脱了鞋子,在未央殿正堂席地而座等皇帝上朝,谁有事就递奏折呈给小黄门,小黄门收了折子就拿回去看,汉灵帝睡到自然醒,小黄门就会上前跟他讲,今天朝议大概有哪些事情,汉灵帝要是感兴趣,就会来上朝,汉灵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