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二章 曹操,袁绍对比,袁绍处劣势(3/6)
第一点:士人集团的支持。
第二点:曹操的理想是兴复汉室,平定天下。
第三点:唯才是举,寒族人才进入到权力中心,成为了曹操政治的忠实拥护者。
第四点:曹操长期对外战争,分散内部权力斗争,政治路线分歧的注意力。
第五点:曹操有政治智慧,有卓越的领导才能。
最早提出奉天子以征天下的是贾诩,第二提出的是沮授,第三个提出来的是毛阶,为什么郭嘉,荀彧,荀攸这么聪明的人想不到,抢献帝这张王牌。
肯定是想到的,为什么不在毛阶前面说出来,这些顶级谋士有一个共同特点,知道哪些话该说,哪些话不该说,如果这话是三大谋士说出来,以后献帝接过来,自己身上就会贴了一个标鉴。
曹操称魏公的时候,是杀了很多人,也打压了很多人的,郭嘉死的早,大概也是为忠心汉室和忠于曹魏政权问题上纠结的很,荀彧自杀,荀攸忧虑而死,曹操杀了崔琰,孔融,又罢了毛阶,程昱的官。
曹操的五大谋士,最后只剩下蓝华(贾诩),这就是把献帝接过去的的后果,公元213年曹操称魏公,我们再来看看这个称公的性质。
公是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