辑分析。
自古武人定国安邦,文人修身治国,武人负责打仗,武人的理想是多立战功,封候列将,文人的理想是将国家治理的国泰民安,百姓安居乐业。
天下分裂之后为武人提供了封候列将的平台,给文人提供了实现政治理念的政治平台,当一个地方军阀成为诸候王的时候,他首先要给武将们不断的画饼充饥,给文人们天下一统信心和安全感,这个诸候才可以座稳他的位置。
武人主战,文人主和又是什么逻辑?
一个将领现在孙权这里做个都尉,或者将军,到曹操那里了能做,在孙权的政权下,可以有个数千兵马,投降了曹操,或许给你升个职,给你调走打仗去,但曹操首先信任和重要的都是那些原来跟着他的嫡系部队,你一个外来户想出头是非常难的,最多给个三流将军干干。
从孙权的嫡系部队变成曹操的外系部队,你乐意吗,肯定是不干的,武将主战,就是这样,打仗可以立战功,打赢了升官加薪,打输了叫有骨气,万一新主公见到自己的勇猛,进入新队伍里也有一席之地。
文臣主降主和,但也并非所有的文臣是主和的,僻如鲁肃,诸葛谨等等,那又是为什么?
有三点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