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者还是能掌控全局,那么挑起战争的一方,战败是必然的。
关羽失败走麦城,刘备兵败夷陵,孙权大败于合肥,这些都成了必然,诸葛亮就看出了关键所在,那诸葛亮为什么也固执的年年北伐?
诸葛亮只北伐两次,失了街亭后就一直处于守势,六出祁山,只以守代攻,寻找机会。
诸葛亮的隆中对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天下有变,这个天下有变就是曹魏政权发生严重的内部矛盾就可以发动战争了。
刘备没听进去,关羽没听进去,他们为什么听不进去呢?
我认为关羽认为守了荆州十几年了,兵强马壮,又值刘备时运正济,益州,汉中经营的有声有色,自己不做的什么好像没有什么人生价值感了,没有存在感了,刘备带着一群小伙伴在那建功立业,自己在荆州一守就是十几年,寸步未进,寸功未立,觉得找不到北了。
这个不爽分为很多种,有虚无感,有惶恐感,有好胜心作悴,有自我能力证实的成就感驱动。
那刘备为什么要打孙权呢?
我们假设你是刘备,你为什么要打?
我认为最重要的一点是错判了形势,刘备带个几十万大军,去攻打孙权,与其是攻打孙权,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