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孙权的,打输了,就没有如果了。
孙权又为什么不站出来提出抗曹这个主张,我的想法是不能提?
作为主公,不能让属下觉得自己有一种独裁者的姿态,要团结和领导下属,只能让属下去提,只要这个谋属有充分的理由说服其他人,或者说这个抗曹的借口让大部分认可,能维护大部分的即有利益,孙权再下决定,拍板订音,抗曹国策就成了。
当然曹操也不是闲在那里,他跟张昭,张肱通书信,又表江东一些官员高位,又叫王朗回江东游说流亡北士,为自己争取到和平收复江东的政治牌。
诸葛亮过江东会见孙权,只能旁侧左敲一番,他代表着荆襄士人集团合作的态度,表明抗曹到底的决心和立场。
孙权也困难,孙氏集团有一半都差不多投降了曹操,孙权的堂哥,孙辅被曹操一招降,许个高官,马上就反叛了。
这件事对孙权的打击非常大,连从小玩到大,出生入死的堂哥孙辅都能反叛他,凭什么手握重兵的周瑜,把控经济,地方吏治的张昭就会忠于他孙权。
孙权给周瑜的感觉就是两个字,忌惮。
周瑜是孙策妹夫,孙策死后,这关系又疏远了一层,而且周瑜是曹操首要离间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