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理解这段话呢?
我的看法是双关语,刘备给诸葛亮的定位。
刘备的死忠有哪些,关羽,张飞,诸葛亮,三个人,至于赵云,马超,魏延那些都是外来户,赵云过于耿直,马超有勇无谋,魏延鲁莽好胜。
刘备给诸葛亮的定位是王佐之才,等同萧何,搞政治,搞后勤的。
托孤给诸葛亮是最合适的人选,在刘备看来,诸葛亮正直,有能力。
刘备究竟是不放心诸葛亮,试探一番,还是肺腑之言?
这是一句双关语,我认为这是一句肺腑之言,若子无才,君可自取的意思是你自己干也行,另选我一个儿子辅之也行,随你便,信任。
刘备的恨与绝望,恨曹丕不是个东西,又绝望什么自以为技高一筹不会犯曹操赤壁之战大败的错误。
刘备,曹操都没有赢,他们的敌人可能是整个时代,必然的一种结果,刘备不攻打东吴也是死,抑郁而终,被人骂死,攻打东吴只有战败一途,更没面子,也是一死。
刘备,绝望,有心无力,才讲下此话,随便你吧,你愿意当皇帝,愿意辅佐,都随你,我累了,就这样。
刘备弥留之际,只会讲真话,也没有心思再给诸葛亮下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