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也别说老二。明朝的盐铁专卖制度,到了明末已经名存实亡,现在大明一年的盐税是多少?才五千两,还不够盐商们赎个花魁回家的费用。
吞并长芦盐场应该是大势所趋,因为大港盐田采用工业化制盐,成本比起煮盐,低到不可想象,而且经过过滤后的食盐,品相更是没法比,所以起点城的食盐又被称为精盐。
大明的食盐最好的是青盐,即湖盐,售价也最贵,一斤要五钱银子,即五百文,这是富贵人家才用的起的东西。还有一种叫井盐,这是天然盐矿的产物,价格也接近青盐。这都是明末的价格,已经比万历年间贵了好几倍了。
普通的食盐一斤也要二百多文,这是品相比较好的,比较主流的食盐,是经过初略加工的海盐,由于技术落后,过滤的并不纯净。
最便宜的是粗盐,就是那种没有过滤加工过的天然海盐,这种海盐里杂质非常多,小石粒、泥土等杂物都可能有,而且又苦又涩,但由于价格比较便宜,但也要一百文钱左右,却是广大穷苦百姓的主要食盐。
这盐价可不便宜,起点城出产的食盐批发价只要三十文,按今年的年产量算,大港盐田一年的利润是三百六十万两,利润是惊人的。
但是起点城精盐批发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