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穿越小说 > 大明钉子户 > 第二零三章 朝鲜求援

    如果说《明报》的这篇文章触动了大多数官员的利益,那么最赞成这个观点的恰恰是崇祯,所以这些弹劾奏折都被崇祯留中,拒不表态。

    自从崇祯继位之后,搞倒了魏忠贤,清除了阉党,终于众正盈朝了。但几年下来,国事日艰,最大的问题就是朝廷到处都缺钱,所以他已经隐隐感到问题的结症出在哪里。

    东林党魁钱谦益下台之后,终崇祯一朝都没有被起用,最后混南明去了,就能说明崇祯的态度。而王越的这篇文章,正好为崇祯理清了思路。

    自他登基后在东林的建议下,裁撤了东厂这个“国家安全局”。

    接着收回全国的河道监督太监,整个崇祯朝在十七年内就再也没有修过一次河、治过一次水,无论是黄河还是长江、无论是山东还是浙江。在这十七年里就任由河水一次次泛滥,每次东林君子都借口“节约”把修河治水款搞没了。

    东林内阁和朝野的东林党人为天子的英明决定而高呼万岁,随后内阁就又提出了减税的一揽子计划。

    东林君子第一个提出的就是茶税,天子遂收回了各布政司地监督的太监。当然,自此以后各省的茶税收入就急剧下降,文官连年报灾,茶叶岁岁歉收,到崇祯十年,仅浙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