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说朝鲜王室认同的是大明王朝的正统,根本看不上后金鞑子,认为其是胡虏,皇太极称帝登基的时候,朝鲜的使者根本不下跪,就算是为此得罪皇太极和后金鞑子,也是不在乎的。
崇祯的态度就是从不表态,任由朝臣们争论。他也知道救援朝鲜不现实,但为了天朝颜面还是开了几次朝会,体现对此事的重视。不是我不想救援,是大臣们意见不统一而已。
朝鲜使者没有其他的办法,唯有哭哭啼啼,来打动大明皇上和大明的文武大臣了。
这期间,朝鲜来“哭秦庭”的使臣没闲着,他们频繁走动于一切能利用的门路:阁臣、六部大臣甚至宦官,竭力请求天朝发兵。
也就是在这样的争论之中,朝鲜方面的消息不断传来,皇太极率领的大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拿下了朝鲜的王都汉城,将朝鲜仁祖李倧包围在汉南山城。
朝鲜的覆灭已经进入倒计时,侯徇等人更是反对救援了。这时候薛国观等人提出让朝鲜使臣去找王越,说不定他有办法。
这得到了崇祯的响应,他也希望天策军能够出战。
正月初十,借着看望外公的名义,坤兴公主朱媺娖终于得以出宫。
车驾走到半路,她便命令随从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