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题材能火?
关于这个问题,李清欢有过很多想法和思 路,可始终没有确切的答案。他打电话请教过马大刚,得到的指点让他更加迷茫。由于水平相差悬殊,李清欢越和专业导演对话,越感觉自己是个门外汉。
后来的几天,李清欢一边构思 剧本,一遍着手电影前期筹备工作。他计划成立一个属于自己的剧组,除了剧本和资金,还需要演员和拍摄设备。
设备是死的,可以从马大刚那里免费借用;演员是活的,活的就得吃饭,就要付片酬。
李清欢目前只有10万块钱预算,根本请不起专业演员,连北影表演系的学生都请不起。
哪有便宜的演员?李清欢绞尽脑汁,最后想到自己母校里有一个地方——话剧社!
说起话剧社,李清欢本来想找苏老师搞一次纳新活动,可苏老师突然间就辞职了,后来事情不了了之。现在李清欢打算借话剧社这个平台,从表演专业招募一些廉价劳动力作为剧组的演员。虽然东城大学开设表演专业,但充其量算是一个“业余专业”,不论教学水平,还是学苗素质都远远不及“三大艺校”,但好处是这个专业的录取分数线很低。凡报考志愿填这个专业的学生,很多都不是真的想走演员这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