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千精锐会众外,赤山会还提供两千多船工、水手编入叙州水营,确保韩谦从叙州调来的两千精锐里,能有四分之三以上的人数,都作为骨干编入能登陆作战的战卒。
韩谦能用的精锐老卒,仅这两点,徐明珍、温博等寿州将吏就少估算近三千人。
棠邑兵短时间内急剧扩大到两万四五千兵马,以前者计算,精锐老卒比例仅两成稍多一些。
再加上徐明珍、温博等人误以为浦阳、亭子山两仗,棠邑兵老卒伤亡极大,会令棠邑兵的老卒占比,更大幅度的下降锐减。
而以后者计算,棠邑兵精锐老卒比例将近四成。
倘若将由左广德军旧部为主的广德府民勇计算在内,棠邑兵精锐老卒占比则超过五成。
浦阳、亭子山两仗,棠邑兵看似伤亡惨重,但实际并非如此。
韩谦在棠邑编兵为伍,新老卒并非平均分配,而是甲类营、乙类营进行区别。
甲类营的精锐老卒占比,要比乙类营高得多,一个差不多占到七成,一个则仅有两成。
浦阳、亭山两仗,主要是以乙类营充当主力,更精锐的甲类营则部署在侧翼,主要通过前插打反击等方式,稳固局面,分担乙类战营的的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