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解释普贤,谓‘普’是遍一切处之义,‘贤’是最妙善之义。以菩提心所起之愿行及身口意悉皆平等遍一切处,纯一妙善,备具众德,故名为普贤。
在密教金胎两部曼荼罗中,皆列有此菩萨。在金刚界曼荼罗之中,普贤为贤劫十六尊之一,安于北方四菩萨中最下位,密号普摄金刚,三昧耶形为剑形。在胎藏界曼荼罗中,将之列于中台八叶院并文殊院。其中,在中台八叶院是坐于东南方的莲华上,身白肉色,戴五佛宝冠,左手以大指、头指执莲华,莲上安有火焰围绕的利剑,右手臂伸开仰掌,屈无名指、小指,三昧耶形为莲上剑,密号真如金刚。在文殊院,系位于文殊之右后,左手执青莲华,上安三股杵,右手伸五指,掌向外,大指与头指、中指二指相捻,伸无名指、小指立于胸前,三昧耶形为莲上三股,密号真如金刚。
另外,有以普贤延命菩萨为本尊而修法者,称为普贤延命法。普贤菩萨有增益、延命的性德,当他住入增益延命三昧的境界之时,就成为普贤延命菩萨,这是密教徒修普贤延命法时所供奉的本尊。
依照密教经典的记载,众生若能对此菩萨如法修持与祈求,则‘终不堕三恶道,定增寿命。终无夭死短命之怖,亦无恶梦魇魅咒诅恶形罗刹鬼神之怖。亦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