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那位“孙老师”听了,点头答应,却又劝道:“圣上,此事偶一为之尚可,多做必然会有破绽,今后还需谨慎小心啊!”
崇祯答道:“知道了。不过此次微服也是收获颇丰,朕不就得了姬庆文这样一个人才了吗?”
孙老师扫了一眼姬庆文,说道:“皇上知道珍惜人才,臣替大明社稷、替百姓万方高兴。可这姬庆文会试实在是不像话。三张试卷上一个字没写尚且不论,居然只留下了重重一滩墨迹。要是臣十几年前当考官,非把他的功名革了,让他从秀才开始再考一遍不可。”
崇祯也是脸色一紧,说道:“姬庆文,你的底细朕已经派人调查过了,知道你的举人功名也是你爹托了门路贿赂来的,想必你的也是文采平平。今科会试那三道考题,都是朕亲自出的,按你的学问,想要答得周密完整而又推陈出新,确实很不容易。”
说着说着,崇祯脸上居然扬起得意的微笑来。
姬庆文闻言,想到饱读诗书、才识卓著的李岩对这三道考题的评语不过是“平平无奇”而已,只觉得这位年轻的崇祯皇帝对自己也太过自负了些……
然而他心里虽这么想,话却不能这么说,只得低头又答了个“是”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