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衙门里七百多工匠,就算来七成人,也得要将近五百人,可进了织坊一看,才稀稀拉拉站了三百多人,立即有些不高兴,对宋应星说道:“宋孝廉,我昨天让你将织工们尽量请来,怎么七百多人的织工,才到了这几个人?”
宋应星忙拱手道:“大人是这样的。七百一十六人的数目,是名册上的匠户的人数。可这其中也包括了不堪劳作的老人和没有成年的小孩。今天能来这三百人,已是很了不起的了。”
“原来如此。”姬庆文说道,“恐怕这也是匠户制度中的一大弊端了吧?”
宋应星点点头,却不明说:“大人知道就好。既然现在人已经到齐,那我们就开始开会吧。”
宋应星见姬庆文点头答应,便高声说道:“诸位诸位,今日请大家过来,是织造提督大人有一件要紧事情同大家宣布。”
他话音刚落,织工里便有人问到:“宋孝廉,你一向只过来修理织机罢了,同织造衙门从来都没有什么瓜葛。今日我们是看着您老的面子才到此处集合的,却没料到你怎么倒替衙门传话了?”
这问题问得还真有些门道。
所谓名不正则言不顺,宋应星只是个举人,并没有织造衙门的官职,自然也就没有资格召集织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