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个当地的乡亲问问情况,却不料走了一天,只找到一个在家里等死的老农。
姬庆文见他可怜,赏了他十两银子和一堆干粮,这才从他口里得了消息,说是能走得动的人,全都逃荒去省城西安谋条生路了,留在本地的除了家里有余粮的地主、就是走不动的老人小孩了。
姬庆文好歹也是生在红旗下、长在新中国的“四有青年”,阶级感情还是有一些的,听到这样惨状,心中顿时一紧,也顾不上自己的休息了,径直就往西安而去。
从黄河岸边到西安城的路,多九公是再熟悉不过了,再加上他也有不少亲戚在西安城内外,心里自然也是十分焦急,便领着众人日夜兼程,押送着银两往西安而去。
果然如那老农所言,越是接近省城西安,从陕西各处逃荒而来的灾民便越多。待到西安城下之时,一眼望去,只见密密匝匝的饥民,少说也得有七八万人,或躺或卧在高大厚实的西安城墙之下。
姬庆文见这群饥民一个个面黄肌瘦、形容枯槁,虚弱得好像是在鬼门关前徘徊的孤魂野鬼,心中顿起几分恻隐之心。
然而他现在身边除了随身携带的不多的干粮水米之外,便只有押运的七万两白银和几十匹绸缎——偏偏白银和绸缎都是不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