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皇帝似乎是听见了孙承宗的慨叹,侧目问道:“孙老师,袁崇焕不是已接到旨意了吗?为什么现在还不回援?若是他现在能在广渠门下的话,不就是一个能够前后夹击皇太极的大好机会吗?”
这一点连不懂军事的崇祯都看出来了,孙承宗这个老军务又怎么会瞧不出来?
可袁崇焕毕竟是他的得意门生,孙承宗还是要维护一下的,只能猜测着说道:“大概是元素(袁崇焕的字)怕轻易撤军回援,会导致满洲鞑子翻过手来攻击其后翼吧……”
这样的理由,连孙承宗自己都未必相信——若是袁崇焕连指挥兵马从容后撤都做不到的话,又何以能够在辽东立足?
然而崇祯皇帝却相信了孙承宗的猜测,开始咒骂起进驻三河的昌平总兵尤世威来了:“这个尤世威,接到旨意应该也有些时候了,怎么到现在还没赶到战场?”
说着,崇祯伸手一指骆养性,道:“骆养性,你这就再派得力人手,传朕口谕,要尤世威全速前进;再传朕口谕,要袁崇焕这就分兵过来增援满桂!这两条是十万火急的军情,要是晚了一时半刻,你脑袋上这个乌纱帽固然是保不住了,乌纱帽下面的脑袋我看也未必能留住!”
骆养性这位让别人闻风色